顾,还是不顾?
#文:文化乞儿
我们这一批乐龄朋友,可以粗略分成两大类,一类是有照顾孙辈的,一类是不照顾的。
我是属于前一类。1902年退休后,又回到学校去担任图书馆的工作,一做就是10年。生活环境依然是那间学校,旧同事还是天天见面,只是不在课堂教书而已。这一段生活实在很写意。
刚好在图书馆工作满10年之际,外孙女开始读一年级了。我前思后想,与妻商量之后,决定辞职来照料外孙女,虽然我女儿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。当然,我是很舍不得离开我图书馆的职位的。
我认为,我辞职后,可以每天负责载送外孙女上学回家,在家的时候,可以监督她做功课,实在是一举两得。
我的长女并没有与我们同住,于是,她每天早上上班时,将外孙女和印尼女佣安置在我家,妻子负责一切监督印尼女佣的工作,并且负责伙食方面的一切安排,而我则做我分内的工作。
隔了3年,长女又诞生了一个男婴,我们的工作又加重了,但是,有女佣的帮忙我们还是应付裕如。
我的外孙女今年已经16岁,是中四学生了,而她的弟弟也上了中学一年级。
我有4位子女,两女两男,女居长。他们都没有多大作为,都在槟城发展。
次女原本居住在威省,是会计师。四年前也搬来槟城居住了,而且他们的家也在我的住宅区内。她育有一女一男,因为没人照料她的子女,最近几年也辞工在家,负责照料子女。由于居处与我家邻近,几乎每天都有来往。
三男一家与我们同住。他夫妇俩育有两个男孩。所以,与我们夫妇俩朝夕相处的就有4个孙。现在的学生功课多,课外活动也频繁,因此,我负责接送的次数因此也多了,偶尔伤风小感冒,免不了要带他们看医生,再加上补习等等,有时我一天要出车六、七次。
只有幼男,他虽然在槟城定居,可是由于没有与我们共处,而且他的家离开他外家近,与外家的来往比较频繁,他的女儿,是7位孙中与我们接触最少的。
挑起这个担子实在有点忙。我参加一些社团活动,难免要做一些文字工作,自己平时也喜爱涂涂写写。这些文字工作,都是利用忙碌的罅缝中挤出时间来完成的。一句话,苦中有乐,乐在心头。我每年都偷闲与妻到外国旅游。这么忙还能做这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,实在得归功我的善于规划和安排。
朋友们常常关心我,问我说,照顾这么多孙会累吗?我坦白的说,真的没有累的感觉。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工作是自愿做的,子女们真的是没有向我夫妇俩提出过帮忙照料他们子女的要求。
有付出就有收获,这几位与我们接触多的孙,和我们的关系也非常亲昵。
我常常笑对朋友说,我的子女都在身边,不像有些朋友的子女散居海外各国,每年就少了很多旅游外国外地的机会了。不过,也有温馨的时刻,逢年过节子子孙孙都回来团聚,热闹烘烘,其乐融融;每年我们两老生日,所有子孙都可以团圆,为我们两老庆祝;每年的父亲节、母亲节,也是一家子团圆的时刻。
累吗?我真的不累。每逢周末和周日,长女让我们两老尽情休息,不带她的子女来麻烦我们,我俩反而觉得好像很不惯,似乎那天的生活减少了许多色彩。
(稿于2011年8月26日)
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
独中教师的福利应得到合理的关注
独中教师的福利应得到合理的关注
#文:文化乞儿
我国独中是六十年代,在政府无所不用其积的软硬兼施的情况下,令华文中学改制后的后遗物。改制后就称为国民型中学,当时不接受政府的献议改制的华中,就被迫成为不能分沾到政府分文津贴的独中了。从那个时候开始,独中从建筑校舍、行政开销、一切维持费用,都得靠自己设法解决,靠自力更生另图发展。
经过50年的演变,如今,东西马的独中共有60所。这60所独中,发展情况各不相同。中北马国民型中学较多,独中在招生方面,面对强烈竞争,而且国民型中学是免费教育,独中在这些地区,一般上生源有问题,学校规模都不大。所以在发展的道路上,遇到许多阻力,发展不能说很顺畅;至于南马一带,由于国民型中学少,学生选择少,因此,独中都办得比北马出色。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。
这些年来独中挣扎求存,消耗了华社不少的人力物力,但,在华社的全力支持下,终于保留下来。独中的发展,面前依然面对严峻的挑战,如独中的统考文凭不受承认等等困难都影响到独中的发展。但,在华社坚韧不拔的支援下,再加上中国的和平崛起,中文在国际间的地位日益重要,又如最近教育部允准独中生申请进入师训学院受训等等,可能是独中发展的曙光初现。
当我们见到独中发展的前途曙光稍露的时刻,也是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独中教师的福利的时候了。
独中教师的待遇低、福利薄,是不争事实。因此,这些年来,独中教师难求。鲜少年轻人要到独中担任教职,这也是阻碍独中发展的另一拦路巨石。
当然,独中靠华社全力支持,每年的经常费、建筑费、维修费,已将华社压得喘不过气来,如果再求改善独中教师的待遇,华社的财务负担无异是百上加斤。但是,独中教师与普通人士一样,他们有家庭,要养育子女。在如今物价飙升的时日,以他们微薄的收入,要应付日常生活费,真是捉襟见肘,给予他们合理的改善待遇,实不为过。
大家都理解实际情况,独中教师待遇要提升到与政府学校教师的待遇相同,是绝对不可能的事,但,作合理的改善、调整,是急不容缓的。
独中教师每天都生活在独中的屋檐下,做的是独中机体活动环节最直接的部分,与独中的生机部分―――学生朝夕相处。如果他们的生活没有得到理应得到的照顾,与维护独中运动是很不相称的。
笔者认为,要改善独中教师的待遇之外,其他福利也应该要一并进行,如:为他们购买医疗保险。
当然,这样庞大的改进计划,牵涉到的财务必定巨大,不可能一蹴而就,希望华社热爱华文教育、推进独中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关人士,集思广益,研究出一条可行的途径来,对独中教师的福利有所改善,则华教幸甚,独中幸甚!
(稿于2011年8月20日)
我国独中是六十年代,在政府无所不用其积的软硬兼施的情况下,令华文中学改制后的后遗物。改制后就称为国民型中学,当时不接受政府的献议改制的华中,就被迫成为不能分沾到政府分文津贴的独中了。从那个时候开始,独中从建筑校舍、行政开销、一切维持费用,都得靠自己设法解决,靠自力更生另图发展。
经过50年的演变,如今,东西马的独中共有60所。这60所独中,发展情况各不相同。中北马国民型中学较多,独中在招生方面,面对强烈竞争,而且国民型中学是免费教育,独中在这些地区,一般上生源有问题,学校规模都不大。所以在发展的道路上,遇到许多阻力,发展不能说很顺畅;至于南马一带,由于国民型中学少,学生选择少,因此,独中都办得比北马出色。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。
这些年来独中挣扎求存,消耗了华社不少的人力物力,但,在华社的全力支持下,终于保留下来。独中的发展,面前依然面对严峻的挑战,如独中的统考文凭不受承认等等困难都影响到独中的发展。但,在华社坚韧不拔的支援下,再加上中国的和平崛起,中文在国际间的地位日益重要,又如最近教育部允准独中生申请进入师训学院受训等等,可能是独中发展的曙光初现。
当我们见到独中发展的前途曙光稍露的时刻,也是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独中教师的福利的时候了。
独中教师的待遇低、福利薄,是不争事实。因此,这些年来,独中教师难求。鲜少年轻人要到独中担任教职,这也是阻碍独中发展的另一拦路巨石。
当然,独中靠华社全力支持,每年的经常费、建筑费、维修费,已将华社压得喘不过气来,如果再求改善独中教师的待遇,华社的财务负担无异是百上加斤。但是,独中教师与普通人士一样,他们有家庭,要养育子女。在如今物价飙升的时日,以他们微薄的收入,要应付日常生活费,真是捉襟见肘,给予他们合理的改善待遇,实不为过。
大家都理解实际情况,独中教师待遇要提升到与政府学校教师的待遇相同,是绝对不可能的事,但,作合理的改善、调整,是急不容缓的。
独中教师每天都生活在独中的屋檐下,做的是独中机体活动环节最直接的部分,与独中的生机部分―――学生朝夕相处。如果他们的生活没有得到理应得到的照顾,与维护独中运动是很不相称的。
笔者认为,要改善独中教师的待遇之外,其他福利也应该要一并进行,如:为他们购买医疗保险。
当然,这样庞大的改进计划,牵涉到的财务必定巨大,不可能一蹴而就,希望华社热爱华文教育、推进独中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关人士,集思广益,研究出一条可行的途径来,对独中教师的福利有所改善,则华教幸甚,独中幸甚!
(稿于2011年8月20日)
2011年8月16日星期二
家庭教育彻底失败
家庭教育彻底失败
#文:江枫
“英相怪道德沦丧酿暴动 归咎父母学校未教好青年”。这是今天某华文大报的大字标题。
最近英国发生暴动,至今酿成5人丧生,2800多人遭逮捕。英国首相卡梅伦将这次的暴动和骚乱归咎于“不负责任、自私自利、欠缺父母亲管教…… 。”
把一场殃及全国的暴乱这么简单的结论,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,但却是事实,并非是无稽的指控。
五十年代,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代,我们的教务主任严元章博士就曾经郑重指出,现代的父母,只知道结婚生子,不懂得教育孩子,后患无穷。六十年过去了,为人父母的不会教导孩子的事实更是严峻,也就是说,家庭教育是彻底失败了,失败到拖累了整个社会,形成歪风邪气的猖獗。
如今,报上时常刊登学生与校方闹事的新闻,报章的矛头总是指向教师。孩子即使有错,家长为了颜面起见,总是护着孩子,将孩子的过错合理化。
孩子过分受到袒护,他们在校目无尊长,不听老师的指挥和教诲,常常和老师作对、挑战老师的教导工作。他们深知,一旦闹出事情来,有家长作靠山、有整个社会做后盾,天蹋下来当被盖。
其实,为人师表者,无论传授知识还是指点做人的道理,哪一样不是为学生着想?哪一项不是事先慎密策划,将最正确、最完美的教导学生?他们千辛万苦,为的就是希冀将自己的学生教好,学生他日有了成就,老师就有成就感。可是,事与愿违,偏偏许多学生不听教师的教诲。
这些不受管教的学生,一旦与教师有了什么争议,吃亏的总是教师。家长对教师作出不尊敬的举动、制造对教师不利的舆论,撩起整个舆论界对教师鸣鼓攻之。
教师“令不行、教不动”,其实,真正吃亏的是学生。他们学识上得不到老师的心传、行为上得不到教师的指引,于是就造就了一副没礼貌、不守规矩、不知如何应对周遭事件的德性。学生既不接受老师的教导、家长既对老师没有尊敬之心,教师就只好顺其自然,乐得清闲。于是,学生踏入社会,他们胸中就没有一套做人处世的准绳,容易误入歧途。今日社会上有这么多犯罪青年,是不难理解的。犯罪青年,不就是过去不守校规的学生吗?
如今,很多家长,由于满身铜臭,动不动就想以几个烂铜钱压死人。他们将不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子女:老师算得了什么?他们一个月的收入,还够不上你妈妈一天的 shopping。孩子中心目中的老师是这样的人,老师在学生心中还有什么地位?
如果这种趋势不及时纠正,道德沦丧的社会将更沦丧。那是可以预期的。什么尊师、敬老,惟有到旧小说里寻找 。
(2011年8月16日稿)
#文:江枫
“英相怪道德沦丧酿暴动 归咎父母学校未教好青年”。这是今天某华文大报的大字标题。
最近英国发生暴动,至今酿成5人丧生,2800多人遭逮捕。英国首相卡梅伦将这次的暴动和骚乱归咎于“不负责任、自私自利、欠缺父母亲管教…… 。”
把一场殃及全国的暴乱这么简单的结论,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,但却是事实,并非是无稽的指控。
五十年代,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代,我们的教务主任严元章博士就曾经郑重指出,现代的父母,只知道结婚生子,不懂得教育孩子,后患无穷。六十年过去了,为人父母的不会教导孩子的事实更是严峻,也就是说,家庭教育是彻底失败了,失败到拖累了整个社会,形成歪风邪气的猖獗。
如今,报上时常刊登学生与校方闹事的新闻,报章的矛头总是指向教师。孩子即使有错,家长为了颜面起见,总是护着孩子,将孩子的过错合理化。
孩子过分受到袒护,他们在校目无尊长,不听老师的指挥和教诲,常常和老师作对、挑战老师的教导工作。他们深知,一旦闹出事情来,有家长作靠山、有整个社会做后盾,天蹋下来当被盖。
其实,为人师表者,无论传授知识还是指点做人的道理,哪一样不是为学生着想?哪一项不是事先慎密策划,将最正确、最完美的教导学生?他们千辛万苦,为的就是希冀将自己的学生教好,学生他日有了成就,老师就有成就感。可是,事与愿违,偏偏许多学生不听教师的教诲。
这些不受管教的学生,一旦与教师有了什么争议,吃亏的总是教师。家长对教师作出不尊敬的举动、制造对教师不利的舆论,撩起整个舆论界对教师鸣鼓攻之。
教师“令不行、教不动”,其实,真正吃亏的是学生。他们学识上得不到老师的心传、行为上得不到教师的指引,于是就造就了一副没礼貌、不守规矩、不知如何应对周遭事件的德性。学生既不接受老师的教导、家长既对老师没有尊敬之心,教师就只好顺其自然,乐得清闲。于是,学生踏入社会,他们胸中就没有一套做人处世的准绳,容易误入歧途。今日社会上有这么多犯罪青年,是不难理解的。犯罪青年,不就是过去不守校规的学生吗?
如今,很多家长,由于满身铜臭,动不动就想以几个烂铜钱压死人。他们将不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子女:老师算得了什么?他们一个月的收入,还够不上你妈妈一天的 shopping。孩子中心目中的老师是这样的人,老师在学生心中还有什么地位?
如果这种趋势不及时纠正,道德沦丧的社会将更沦丧。那是可以预期的。什么尊师、敬老,惟有到旧小说里寻找 。
(2011年8月16日稿)
家庭教育彻底失败
家庭教育彻底失败
#文:文化乞儿
“英相怪道德沦丧酿暴动 归咎父母学校未教好青年”。这是今天某华文大报的大字标题。
最近英国发生暴动,至今酿成5人丧生,2800多人遭逮捕。英国首相卡梅伦将这次的暴动和骚乱归咎于“不负责任、自私自利、欠缺父母亲管教…… 。”
把一场殃及全国的暴乱这么简单的结论,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,但却是事实,并非是无稽的指控。
五十年代,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代,我们的教务主任严元章博士就曾经郑重指出,现代的父母,只知道结婚生子,不懂得教育孩子,后患无穷。六十年过去了,为人父母的不会教导孩子的事实更是严峻,也就是说,家庭教育是彻底失败了,失败到拖累了整个社会,形成歪风邪气的猖獗。
如今,报上时常刊登学生与校方闹事的新闻,报章的矛头总是指向教师。孩子即使有错,家长为了颜面起见,总是护着孩子,将孩子的过错合理化。
孩子过分受到袒护,他们在校目无尊长,不听老师的指挥和教诲,常常和老师作对、挑战老师的教导工作。他们深知,一旦闹出事情来,有家长作靠山、有整个社会做后盾,天蹋下来当被盖。
其实,为人师表者,无论传授知识还是指点做人的道理,哪一样不是为学生着想?哪一项不是事先慎密策划,将最正确、最完美的教导学生?他们千辛万苦,为的就是希冀将自己的学生教好,学生他日有了成就,老师就有成就感。可是,事与愿违,偏偏许多学生不听教师的教诲。
这些不受管教的学生,一旦与教师有了什么争议,吃亏的总是教师。家长对教师作出不尊敬的举动、制造对教师不利的舆论,撩起整个舆论界对教师鸣鼓攻之。
教师“令不行、教不动”,其实,真正吃亏的是学生。他们学识上得不到老师的心传、行为上得不到教师的指引,于是就造就了一副没礼貌、不守规矩、不知如何应对周遭事件的德性。学生既不接受老师的教导、家长既对老师没有尊敬之心,教师就只好顺其自然,乐得清闲。于是,学生踏入社会,他们胸中就没有一套做人处世的准绳,容易误入歧途。今日社会上有这么多犯罪青年,是不难理解的。犯罪青年,不就是过去不守校规的学生吗?
如今,很多家长,由于满身铜臭,动不动就想以几个烂铜钱压死人。他们将不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子女:老师算得了什么?他们一个月的收入,还够不上你妈妈一天的 shopping。孩子中心目中的老师是这样的人,老师在学生心中还有什么地位?
如果这种趋势不及时纠正,道德沦丧的社会将更沦丧。那是可以预期的。什么尊师、敬老,惟有到旧小说里寻找 。
(2011年8月16日稿)
#文:文化乞儿
“英相怪道德沦丧酿暴动 归咎父母学校未教好青年”。这是今天某华文大报的大字标题。
最近英国发生暴动,至今酿成5人丧生,2800多人遭逮捕。英国首相卡梅伦将这次的暴动和骚乱归咎于“不负责任、自私自利、欠缺父母亲管教…… 。”
把一场殃及全国的暴乱这么简单的结论,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,但却是事实,并非是无稽的指控。
五十年代,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代,我们的教务主任严元章博士就曾经郑重指出,现代的父母,只知道结婚生子,不懂得教育孩子,后患无穷。六十年过去了,为人父母的不会教导孩子的事实更是严峻,也就是说,家庭教育是彻底失败了,失败到拖累了整个社会,形成歪风邪气的猖獗。
如今,报上时常刊登学生与校方闹事的新闻,报章的矛头总是指向教师。孩子即使有错,家长为了颜面起见,总是护着孩子,将孩子的过错合理化。
孩子过分受到袒护,他们在校目无尊长,不听老师的指挥和教诲,常常和老师作对、挑战老师的教导工作。他们深知,一旦闹出事情来,有家长作靠山、有整个社会做后盾,天蹋下来当被盖。
其实,为人师表者,无论传授知识还是指点做人的道理,哪一样不是为学生着想?哪一项不是事先慎密策划,将最正确、最完美的教导学生?他们千辛万苦,为的就是希冀将自己的学生教好,学生他日有了成就,老师就有成就感。可是,事与愿违,偏偏许多学生不听教师的教诲。
这些不受管教的学生,一旦与教师有了什么争议,吃亏的总是教师。家长对教师作出不尊敬的举动、制造对教师不利的舆论,撩起整个舆论界对教师鸣鼓攻之。
教师“令不行、教不动”,其实,真正吃亏的是学生。他们学识上得不到老师的心传、行为上得不到教师的指引,于是就造就了一副没礼貌、不守规矩、不知如何应对周遭事件的德性。学生既不接受老师的教导、家长既对老师没有尊敬之心,教师就只好顺其自然,乐得清闲。于是,学生踏入社会,他们胸中就没有一套做人处世的准绳,容易误入歧途。今日社会上有这么多犯罪青年,是不难理解的。犯罪青年,不就是过去不守校规的学生吗?
如今,很多家长,由于满身铜臭,动不动就想以几个烂铜钱压死人。他们将不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子女:老师算得了什么?他们一个月的收入,还够不上你妈妈一天的 shopping。孩子中心目中的老师是这样的人,老师在学生心中还有什么地位?
如果这种趋势不及时纠正,道德沦丧的社会将更沦丧。那是可以预期的。什么尊师、敬老,惟有到旧小说里寻找 。
(2011年8月16日稿)
2011年8月11日星期四
水管的启示
水管的启示
#文:文化乞儿
最近装修屋子,楼上露台,过去不知怎的有两枝水管装得很不好,离开地面足有一尺高而且横亘着,有时到那边做点什么很容易踢到绊倒。趁着这次装修,就吩咐装水管师傅将两条水管都埋在地板下,并且铺上地砖,以利观瞻。
这小工程完成后,恰好师傅家有丧事,几天没来上工,而我们却发现楼下厕所的抽水马桶的水源断了。上厕所没有水源,很不方便。
我将水箱盖掀起来,发现真的没有水来,但又不是完全断水,因为,许久许久,又有一小滴一小滴的水从出口洞慢慢由小而大的流下来。我们都责怪师傅在接驳水管时,可能一时不慎,把水管封住了,害苦我们一家。每天,我们都盼望他早点办完丧事来为我们解决这个燃眉之急。
如是又过了四天。一天早晨,孙子上厕所时,手一拉,水箱的水居然花啦花啦的喷出来了。“啊!厕所有水了!”他喊了起来。
这真是神奇,没人做过什么工作,水箱水管怎会通了?
后来,我想到了,破解了这个谜,这是因为师傅几天前在接驳水管时,不知如何让空气进入水管形成气泡,堵住水管,以致水管的水不能通畅的流到楼下来,只有那一个个小小的水泡而已。几天的时间过去了,水泡终于将堵塞在水管中的空气全部疏通了,所以,里面的水又通畅的往下流了。这是我的见解,但我绝不是胡猜瞎说。
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。好几年前,我的一间新买组屋,在装修期间,有一天,整间组屋也是没有水。通知管理人员,他说是水管给空气堵塞了。他叫来两位工人,爬上水箱处,塞进水管,将空气引导出来,于是,水供就没问题了。这次我家厕所的事件,应该就是同样的事故,没什么神奇处。
我想,要是师傅没有缺工几天,我们将没水的事告知他。他必须敲破花砖和地板,将埋下的水管重新挖掘上来,费一番手脚功夫又再安装回去,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依然解决不了问题。
从这里,我想起一件事。有时候,一个病人,由于医生从病人身上或者病人家属处获得不正确的报告,而自己又没有正确的诊断,就会出现误诊的危险。可能配错药,也可能动错手术,轻者病人不会康复,重者可能令病人丧命呀!
所以,一件事情的判断正确与否,往往会影响到结果,稍微不慎还可能会带来恶果!这正确判断,包含大学问,也需要丰富的经验。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呀!
(2011年8月11日稿)
#文:文化乞儿
最近装修屋子,楼上露台,过去不知怎的有两枝水管装得很不好,离开地面足有一尺高而且横亘着,有时到那边做点什么很容易踢到绊倒。趁着这次装修,就吩咐装水管师傅将两条水管都埋在地板下,并且铺上地砖,以利观瞻。
这小工程完成后,恰好师傅家有丧事,几天没来上工,而我们却发现楼下厕所的抽水马桶的水源断了。上厕所没有水源,很不方便。
我将水箱盖掀起来,发现真的没有水来,但又不是完全断水,因为,许久许久,又有一小滴一小滴的水从出口洞慢慢由小而大的流下来。我们都责怪师傅在接驳水管时,可能一时不慎,把水管封住了,害苦我们一家。每天,我们都盼望他早点办完丧事来为我们解决这个燃眉之急。
如是又过了四天。一天早晨,孙子上厕所时,手一拉,水箱的水居然花啦花啦的喷出来了。“啊!厕所有水了!”他喊了起来。
这真是神奇,没人做过什么工作,水箱水管怎会通了?
后来,我想到了,破解了这个谜,这是因为师傅几天前在接驳水管时,不知如何让空气进入水管形成气泡,堵住水管,以致水管的水不能通畅的流到楼下来,只有那一个个小小的水泡而已。几天的时间过去了,水泡终于将堵塞在水管中的空气全部疏通了,所以,里面的水又通畅的往下流了。这是我的见解,但我绝不是胡猜瞎说。
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。好几年前,我的一间新买组屋,在装修期间,有一天,整间组屋也是没有水。通知管理人员,他说是水管给空气堵塞了。他叫来两位工人,爬上水箱处,塞进水管,将空气引导出来,于是,水供就没问题了。这次我家厕所的事件,应该就是同样的事故,没什么神奇处。
我想,要是师傅没有缺工几天,我们将没水的事告知他。他必须敲破花砖和地板,将埋下的水管重新挖掘上来,费一番手脚功夫又再安装回去,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依然解决不了问题。
从这里,我想起一件事。有时候,一个病人,由于医生从病人身上或者病人家属处获得不正确的报告,而自己又没有正确的诊断,就会出现误诊的危险。可能配错药,也可能动错手术,轻者病人不会康复,重者可能令病人丧命呀!
所以,一件事情的判断正确与否,往往会影响到结果,稍微不慎还可能会带来恶果!这正确判断,包含大学问,也需要丰富的经验。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呀!
(2011年8月11日稿)
订阅:
博文 (Atom)